缚 [来源:佛学大词典]
悉昙字釯(va)。又作婆、缚、和、和、和。悉昙体文遍口声之第四,五十字门之一,四十二字门之一。综合诸经论,此字之义有多重:(一)言说之义,此系缘于字相上之浅略阐释。(二)言说不可得之义,此系缘于字义上之深秘阐释。上记深浅二释皆系出自梵语va^kya, vac 或 va^da 等字之字首。(三)最上乘声之义,此系出自梵语vara-ya^na 或 varis!t!ha-ya^na。(最胜乘)等字之字首。(四)雨大法雨之义,此系出自梵语vars!an!a(下雨)之字首。(五)普生安住之义。此外,古来为区别此缚字与缚釯(ba)字,遂常称此字为‘言说之釯(va)字’;复因此二字字形颇为近似,易于混淆,故又称前者为半月形,后者为莲实形。又于密教中,论及地、水、火、风、空、识等六大之种子时,系以此表示水大之种子。
|